市总工会让劳务派遣工、外包工在上海也有温暖的家
+ 查看更多
市总工会让劳务派遣工、外包工在上海也有温暖的家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
2022-12-28
“做同样的工作,身份不同,总觉得自己是个临时工,进不了企业大家庭。”对于一些劳务派遣工人或承包商来说,这样的“身份”是尴尬的。
“做同样的工作,身份不同,总觉得自己是个临时工,进不了企业大家庭。”对于一些劳务派遣工人或承包商来说,这样的“身份”是尴尬的。而且由于这种劳动形式的特殊性,工会经常受到“工会要服务但经费不足”、“职工有会员资格但不能享受服务”的困扰。曾几何时,劳务派遣工人、外包工人无奈地成为工会组织的“边缘人”。记者在上海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调研组对劳动与劳动建设协会工作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非会员职工有加入工会的意向。劳务派遣工人、合同工一般都愿意加入,为什么提拔工作这么难?为消除这一痛点,上海市总工会选取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三船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作为试点,通过区域融合、产业融合等方式推进入会工作。努力解决劳务派遣工人、承建商等群体将加入的“空心化”问题。2021年9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在总结这些企业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会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派遣、外包等各类工会会员和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部分国有企业的初步试点到《指导意见》的出台,在此期间,探索了许多满足劳务派遣工人和劳务外包工人需求的工会工作方法,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方法和措施。无疑,对今后阶段的入会和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使“人人都有归属的身份”。关键词:坚持党的领导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从坚持党的领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出发,进一步认识做好劳务派遣、外协会籍工作的重要性,将外协会籍工作纳入工作年级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有技术的人是宝贵的财富。中国交通第三航空局从党的管理人才高度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局党委围绕打造优质建筑一体化服务商的新定位,把劳务派遣人员的加入工作和建设一流产业工人队伍作为建设一流企业的重要工作。按照政治保障、制度落实、质量提升、权益保障的整体改革思路,由三航工会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专项研究。经过多次征求意见,以党和政府联合发布文件的形式,发布了《中国交通第三航空局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并提出了总体工作思路。“以建设促党建”,“带”是重点,“建设”是根本,“带”推动“建设”。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建设,将劳务派遣劳动建设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格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组织优势,加强对劳务派遣职工的思想政治指导。“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的党工会建立机制,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双重身份和先锋的模范作用。为了在劳工群体中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加强劳工群体的积极舆论引导和思想组织建设。农民工朋友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在企业价值创造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中建八局工会深化服务内容,加强思想指导,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加强思想指导,弘扬劳模范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组织宣传劳动模范,培养先进模范,团结全党职工,包括外派职工和合同工。上海机场集团党委积极推动工会工作融入机场社区综合管理,加强机场社区党建联动建设,积极落实工会维护职工权益、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基本职责,增强职工认同感,各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在机场社区的参与和收获,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工作力量。关键词:建会与入会劳务派遣单位、劳务外包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吸收劳务派遣劳动者和劳务外包劳动者加入工会。劳务派遣单位、劳务外包单位未建立工会的,国有企业工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建立工会。建筑协会会员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促进劳务派遣工人和外包工人参与的动力源泉。中国交通第三航空局工会与人力资源部、法务部等部门多次协调研究,确定了劳务派遣员工会员委托、双向管理、共同维护的管理模式。即劳务派遣公司自行成立工会,将被派遣人员的工会会籍关系以工会组或分会的形式移交给三航局下属的子公司(子公司),委托基层工会代表公司进行管理。今年上半年,三航局召开年度集体协商会议,行政方和员工方代表就中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2021-2022年三航局集体合同》主要内容达成一致,在《集体合同》形式中,三航局进一步明确“派遣员工享受与正式员工同等的福利,生日蛋糕费、日常活动、高温慰问费、年度慰问费、节假日慰问费等相关福利费用由各单位管理部门予以补助”。修订后的集体合同经第三届航空局第十七届职业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职工代表审议通过。并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备案,正式具有法律效力。这为今后不断动态吸纳劳务派遣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务派遣劳动者和劳务承包企业难以加入。原因之一是该群体具有流动性大、经营主体多样、文化融合多元的特点。针对这一现实,中建八局工会积极推行实名制管理,通过“六实名制”,包括用工实名制管理、培训实名制管理、工资实名制支付、社会保险实名制支付、现场管理实名制管理、组织管理实名制等,奠定了会员基础。此外,中建八局还编制了《中建工程工会联合会八局使用手册》,按照“谁用、谁建、谁管理、谁服务”“商”的原则,边宣传、边形成、边规范、边推广,最大限度地向工会派遣劳务人员和承包商。为推动劳务派遣、工程外包单位成立工会,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将劳务派遣、工程外包单位是否成立工会作为与企业合作的准入条件。已建立工会的劳务派遣、外包单位,应当接受委托、隶属等形式,加强对劳务派遣、外包劳动者的管理和服务。人事管理将劳务派遣工、工程承包工、农民工等特殊职工纳入单位工会管理体系,做好这些群体的维权服务工作。同时,结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按照“同专业、同地区”的原则,将传统的工会工作领域延伸到各类劳动群体,不断完善各种劳动形态下的工会组织体系建设。上海机场集团工会履行社会责任,推出“国企老大哥”牵头建设的“机场模式”,组织机场内商户、非公企业成立会议。据了解,协会遵循“地盘建会、街区并举”的总体思路,按照“三联原则”,区总工会和镇总工会,采取“阶段性推进、分步落实”、“成熟一步推进”的方式。目前,浦东机场工会联合会和虹桥机场非公企业工会联合会已完成成立。在具体实施方面,机场工会和区域街道镇总工会要建立区域基层总工会,发挥统筹规划、领导协调、推动实施的职能,顺利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区域基层总工会纳入街道、乡镇总工会属地管理,在“三级小”工会组织体系中承担承上启下的职能。具体负责机场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组建、会员的发展和服务、统一规划和统筹推进,确保会员享有平等的工会福利。关键词:管理服务用工企业工会应当加强对劳务派遣劳动者和合同劳动者的管理和服务。让更多的劳务派遣工人和承包商有一个愿景,有一个未来,有尊严,有保障,有福利,是企业的努力出现。中国交通第三航空局、上海机场集团等企业制定了相关劳动用工管理措施,实现了一线行业劳动者劳动技能提升与晋升激励措施的联动,极大地激发了一线员工提高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中交第三航空局新修订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办法》中,将劳务派遣员工、农民工从事的重点工种纳入企业技能评价层次,实现了技能型人才渠道的逐步发展。上海机场集团也同样规定了外派工人和外派工人在技能培训、学历教育、人才奖励政策、荣誉表彰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并在外包合同中明确增加了技术培训条款。同时,选拔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较好的劳动人员担任组长、单位组长和经理,实行同工同酬。中建八局工会在建设“工人之家”时颇有思考。按照有场地、有制度、有资金、有负责人的“四个”标准,统筹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困难救助、安全教育、心理救助、体育体育活动,积极推进项目工会工作站建设。同时创新农民工服务方式,将“家”文化理念融入到工人生活区的建设和管理中,打造中国工人村服务品牌。制定了《工人村指导手册》,与劳务分包商签订了《工人村住宿责任书》,推动了工人村建设的规范化、规范化。建有独立的“屯”、“弄”、“里”小院子,室内生活用品均匀分布,院内生活设施齐全,让职工下班后有“家”的感觉。“工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工会必须站出来说话。”江南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始终为包括劳务派遣工、承包商在内的广大职工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工会通过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监督合作单位遵守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时与人事、劳动部门合作,预防和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突发事件处理相关问题。充分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会与劳动部门的沟通。我们会透过投诉机制维持和谐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四家企业均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深化劳务派遣工和承包商在劳动技能竞争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争,以竞争促学习、促培训、促应用,为外派职工和合同工实现价值搭建大平台。江南造船、中国交通航运三局、上海机场集团等公司也制定了办法,明确招聘调动岗位、条件和程序,合格合格的派遣人员将有机会转正合同工。关键词:资金担保建立工会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向劳务派遣职工、承包职工等工会会员提供服务。工会经费缺乏保障,是很多工会组织促进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入会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工会经费的提取上。中国交通第三航空局工会在工会经费的征集和挂牌工作上下功夫,为工会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劳务派遣职工按照《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按每月5元的标准收取工会会费。劳务派遣员工在福利支出支付中,已纳入三级航空局各级工会开展的活动,仅福利支出存在缺口。针对这一缺口,三航空局工会制定了有条件单位以行政拨款为基础保障福利经费,与确有困难的单位根据经费缺口的精确计算共同拨付经费提供财政保障,确保劳务派遣职工和合同工平等享受工会会员福利。microcomment每个人都可以有归属感上海是一座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吸引了无数怀揣梦想的人来到这里,努力实现心中的“无限可能”。人民的城市是人民建设的,人民的城市是人民的。2020年6月23日,上海市委十一届九中全会确定了“五个人”的发展方向。在“五人”中,有不少劳务派遣工人和包工头每个人都可以有归属感。在过去,由于身份的差异,劳务派遣工人和承包者的义务和权利是不平等的,同工不同酬,想要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是上不了数的,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是无从谈。今年9月,在部分国有企业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上海市总工会会同市经信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外派劳务人员、合同工等各类职工会籍和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为广大职工包括外派职工和合同工加入工会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利用的场所,打开了成功之门。在派遣劳务群体和承包劳务群体中推进高素质工会组织建设,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对发展和实现职工权益,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高兴地看到,各企业工会将积极行动起来,制定计划,明确意见,在管理和服务上一视同仁地对待派遣工人和合同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来自“母亲家庭”的温暖,真正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上海正张开双臂,给每一个努力工作、愿意奉献、敢于拼搏的人以希望和希望。